艱苦歲月銅雕塑重溫抗日艱苦歲月
在建國70周年之際,看到艱苦歲月銅雕塑,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歷史上的抗戰英雄,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有了我們現在和平的生活,他們的革命精神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艱苦歲月銅雕是潘鶴先生的創作,老紅軍一身破舊的軍裝,臉上深刻的皺紋,磨礪得粗大的雙手,精瘦卻十分有力的筋骨,寓示著他飽經戰斗風霜的身體和不平凡的生活,他情真意切地吹奏著笛子,旁邊的小紅軍入神地傾聽著,信賴而親密地依偎著,目光投向遠方,似在凝思遐想,神態中流露著期冀和向往。一老一少的年齡對比,一高一低的位置對比,沉著與純真的情緒對比,簡單質樸而富有流動之感,真切地塑造出置身艱苦環境的紅軍戰士形象。襤褸的衣衫,艱苦的環境,不能阻礙紅軍戰士寄情于悠揚遼遠的笛聲,不能隔斷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在軍事博物館中,艱苦歲月銅雕塑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銅雕塑之一,那滿懷希望、追隨信仰、戰勝艱險的勇氣和堅定,感動了中國幾代人,它超越了具體事件,超越了時空,凝固成永恒。這件作品也能告訴觀眾,無論多么艱苦的環境都不能磨滅人類生活的情趣,而人的精神一旦被喚起,其力量將是無窮的。這也是這一作品后來又多次被放大、翻制,在國內享有極高聲譽的原因所在吧。
在學校的語文課本上,這尊艱苦歲月銅雕塑也被收錄進去,一個老戰士在艱苦歲月里,仍非常歡快地吹起笛子,充滿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笛聲使旁邊依偎著的小戰士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