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佛像中顯宗和密宗的區別
在我國佛教中有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其中藏傳銅佛像有顯宗佛像和密宗佛像的區別,顯宗和密宗有兩種不同的修行方式,顯宗起源于印度的正統佛教,主張公開宣道弘法,教示信仰者按照公諸于世的佛經去修身。密宗也起源于印度,但在當時并非正統,傳入中國后自成體系。
顯宗銅佛像一般呈慈悲和善之態,多表現為寂靜樸素、悲天憫人的造型。如最常見的佛祖釋迦牟尼像都是神態安詳,跏趺坐于蓮花,手結無畏印、施愿印等,周身蓮花與光環相襯,給人平和、安穩之感,所以也稱此類佛像為“寂靜相”。一般包括佛、菩薩、明王、羅漢、護法、高僧六類,其中的明王護法類雖然也有多臂多面,觀世音菩薩像也有呈千手千眼相,但還是以一面二臂為主。
密宗銅佛像則更多地體現了象征主義的理性成分,它必須用具體的形象將密宗修習的法門表現出來。所以,在藏傳佛教密宗中會有許多猙獰恐怖、鼓目圓睜的“忿怒相”造像。如本尊、佛母、空行護法等皆多面多臂造型。按照密宗的說法,這是為了修習者的意念能夠迅速地捕捉引起人內心煩惱的邪魔,所以常把這些邪魔描繪成具體可視的形象,供反思和修行。
顯宗銅佛像都是呈如來相,表情文靜慈悲,姿態端莊體態豐滿,密宗銅佛像則顯得復雜多樣,密宗中佛的形象具足相好莊嚴,身上常有六飾或八飾,珠光寶氣,威儀莊嚴,頭頂多帶佛冠,衣服輕貼身體露出曲線。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