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雕塑|屈原古代人物雕塑
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每當人們看到屈原投江雕塑就會與端午節和粽子聯系在一起,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我們歌頌。他有怎么樣的一生和遭遇,促使屈原最后選擇投江殉國?
屈原是戰國末期的楚國人,雖出生于貴族家庭但是他與貴族人有著天壤之別,從不欺壓百姓,非常體恤百姓之苦,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墒浅┠?,國君昏庸無能,奸臣當道進獻諂媚之言,禍害忠良,而屈原就成了末代亂世的犧牲品。
屈原變法主張對內舉賢能,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但是因為此變法影響到舊貴族的利益,所以變法遇到很多困難。而后來屈原自己也因為遭到貴族排擠陷害而被楚懷王見疏,之后還被楚王先后流放兩次。被流放兩次的屈原最后不堪屈辱投江自盡,一位偉人的性命就如此草率的結束了。
據說屈原投江后, 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 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起船只, 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 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里面丟, 說是讓魚假吃了, 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 說是要藥暈了蛟龍, 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 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后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黃酒抹七竅, 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屈原曾經寫了很多優秀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他在詩歌里,痛斥賣國的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無限的深情,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情懷多地建造了屈原古代人物雕塑,并且每年到了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劃龍舟, 吃粽子, 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