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親景觀小品|古代娶親民俗銅雕
俗話說成家立業,先成家后立業,因此娶親成家在人們生命中,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在古代娶親禮儀非常的重要,到了現代雖然婚禮程序已經簡單化,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古代娶親景觀小品來了解古代娶親的習俗吧。
納采是六禮中的第一禮《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鄭玄注:"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后使人納其采擇之。"其禮物用雁。指的是男方看中了哪個家族的妹紙,然后差遣人帶著禮品去求婚,這個人就是所謂的媒婆。漢代的時候帶去求婚的禮物通常是"雁",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更加豐富了,牛羊什么的都有。
第二禮問名,《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女方的家族覺得對方可以,答應對方后,媒婆需要去問許婚的是哪一位姑娘?把名字以及生辰八字告訴男方,因為納采的時候只能聲明向女方氏族求婚,未能指明哪一個人,這是規矩。對于良家婦女,納采的時候不能問姑娘的名字。
第三禮納吉,納吉則是問名后話,在男方帶回女子的生辰八字后,將其放在先祖案前請示吉兇,若大吉則能成婚。在《詩經·氓》中有“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一句,便是在描寫納吉場面。
第四禮納征,納征即男方下聘,女方回禮。在大婚前一月左右,男方會派自家女性與媒人一同帶聘禮去女方家中,隨后女方便會回禮,本質上與現代的彩禮與嫁妝無異。
第五禮請期,就是選日子,成親是一件大事,必須要擇良辰吉日。吉日是需要男方選定的,然后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書請禮書,到女方請期。但是出于尊重,還是會同女方共同商議日期。日子定好后男方以禮書、禮燭、禮炮等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就要開始給鄰里親朋分發禮餅,并且告之婚禮的日期。
第六禮親迎,親迎是古代婚禮習俗的最后一步,在定好的吉日當天,新郎會在媒人與親友的簇擁下親自前往女方家祖廟拜見行禮,隨后用花轎迎接新娘回家。之后便是影視劇中常見的拜堂畫面,依次拜天地祖先后,新娘便會被送入洞房,如此才算禮成,雙方的嫁娶儀式才是圓滿完成。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