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收藏本站|關于我們| 在線咨詢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詳情

歷史銅鼎代表

文章出處:新聞資訊 人氣:199發表時間:2020-07-23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物種之一,起初銅鼎是用來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夏商周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青銅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時候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后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征物。


鑄銅鼎.jpg


王子午鼎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青銅器,墓中出土了一組共七件銅鼎,鼎上銘刻有“王子午”字樣,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稱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2厘米,匕長63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出土,現藏河南省博物館。王子午鼎系分鑄后焊接而成,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構思,技藝之高超,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是第一流的水平。


銅鼎制造廠.jpg


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其內壁鑄有銘文19行291字,大盂鼎又稱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為了區別于小盂鼎。這兩個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僅存銘文拓本。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銅克鼎.jpg


小克鼎傳為光緒十六年(1890年)在陜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的青銅器之一。銘文中所述器主人為“膳夫克”,故稱克鼎,又稱膳夫克鼎。為與大克鼎區別,也稱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渾厚重,花紋粗獷流暢,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銅鼎。


四足青銅方鼎.jpg


毛公鼎,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道光末年出于陜西省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毛公鼎為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span>


推薦產品

首頁 | 關于我們 | 工程案例 | 產品中心 | 客戶見證 | 常識問答 | 新聞資訊 | 榮譽資質 | 泥塑鑒賞 | 聯系我們
欧美人精品xo|免费国产99久91在线 ||加勒比东京热不卡一区二区ai|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亚洲青春草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