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伏羲道教神像
伏羲,華夏民族三皇之首,亦是百王之先,乃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時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世神,我們看到的伏羲道教神像多事人首蛇身,在民間有大量關于伏羲的神話傳說。
伏羲,中國上古部落首領,風姓,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尊稱羲皇、戲皇、犧皇、太昊,史記中寫作“伏犧”。還被尊為神,稱青帝,列入“五天帝”。生于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他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
伏羲有神圣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他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仰觀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看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又觀察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制成網,用于捕魚打獵。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并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他還為人民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帶領人們用獸皮縫制衣服,抵御寒冷,結網打魚,投矛狩獵,而狩獵活動的展開又使得動物類食物日益增加,另外,還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當時的人們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始,創立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圖騰“龍”,龍的傳人即由此而來。伏羲后來被中國神話描繪為“人首龍身”,奉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