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大銅牛你知道幾個
我國現存的古代大型銅牛,雖然類型不同,但都有其自己獨特的特點,多姿多彩,不僅藝術水平高,而且冶鑄質量和工藝水平都很高。1、西夏銅牛,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博物館內,收藏著一尊西夏國時期的大型銅牛,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大銅牛呈臥伏狀,重188 公斤,是用青銅鑄造的。銅牛的造型生動,取材于當地耕牛的形象。銅牛來源于寧夏自治區賀蘭山西夏王陵區的墓葬內,是1977年9月在西夏陵區101號陪葬墓內出土的,同時出土的,反映了西夏王國農牧經濟的發展,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2、元代天祝銅牦牛,在1980年10月,甘肅省天祝藏族自冶縣文化館的文物工作者,從縣里的一個廢品收購站處,收購到的一件大型古代銅牛,從外形看,這是一尊銅牦牛的塑像,銅牦牛重為150 公斤,是一尊具有我國藏民族藝術特色的精美文物。銅牦牛塑像為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鑄造,銅?,F由天祝藏族自冶縣博物館收藏。是現存我國古代大型金屬牛中唯一的一頭牦牛塑像,反映了我國古代藏族人民高超的雕塑藝術水平和冶鑄技術水平,為國家一級文物。
3、明代大社銅牛,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是佛教圣地五臺山最早、最大的寺院,是我國著名古剎,故成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顯通寺的藏珍樓內,收藏著一尊古代大型銅牛,塑造得非常逼真,藝術水平很高,由于該銅牛原來是在五臺山大社村的寺廟內,故將其取名叫做“大社銅?!?。大社銅牛的造型美觀,制作精良,是現存我國古代和佛教有關的最大銅牛,所以,作為實物資料,不僅對明代的雕塑藝術和冶鑄工藝的研究有很大參考價值,而且,對我國五臺山地區的佛教研究也有很大幫助。
4、清代頤和園銅牛,北京頤和園是著名的清代皇家花園,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原名清漪園。在頤和園內風景如畫的昆明湖畔,其東堤廓如亭的旁邊,安置有一尊清代大型銅牛,是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鑄造的,當時,銅牛全身鎏金,稱為“金?!?。頤和園銅牛是我國現存最精美的古代銅牛,也是藝術水平和冶鑄技術水平最高的古代銅牛。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