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雕塑文化的表現原則
校園雕塑文化的表現原則是什么?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在服務教學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在良好的校園環境當中,能夠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而作為校園景觀規劃的組成部分,校園雕塑凝聚了校園文化的精華和特點。
一、主題性原則:主題性原則是高校校園雕塑設計中文化內涵表達的基本原則,是文化氛圍營造的決定性因素。在一所學校中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雕塑,這些雕塑的造型各不相同,散落在學校不同的角落,表達著不同的文化內涵,但這些不同的文化內涵都包含在整個學校的大基調之下。這種類型的雕塑是高校營造校園文化的中堅力量,不可或缺。例如,清華大學的日冕雕塑,在歐式復古花紋的底座上,中英文的“行勝于言”,彰顯著清華的實干精神,力圖將實踐進行到底。這就與清華的學風校風的整體大基調統一,作為一種主題性的雕塑,引導著其他的雕塑形式。
二、系統性原則:在學校的環境規劃中,不僅要考慮建筑類的實用性規劃,也要有景觀類的軟規劃,讓校園看起來和諧統一。系統性原則就是讓校園雕塑在整個校園景觀規劃中看起來和諧統一,讓其相得益彰。復旦大學有一個九本書累積成的雕塑,上面有一個走時準確的時鐘,下面鐫刻著高爾基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雕塑的設計就包含了實用性和美學兩種用途,讓來往的學生在準確讀取時間的同時又接受美的熏陶。書籍的造型設計也符合在教學樓旁的設計標準,讓學生扎身于書的海洋中,尋求知識,了解文化。
三、生態性原則:每一座校園雕塑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但在校園景觀規劃時,要堅持在不破壞自然生態原則的情況下去規設計劃校園雕塑的擺放位置,來達到生態上的平衡。在校園雕塑時也要到學?,F有的生態之中去尋找靈感,用自然和諧的理念去構建雕塑的存在環境,不要讓鋼架與工業產物來破壞學校的生態平衡。構建生態平衡的校園雕塑才是有利于校園文化發展的,才能給校園雕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
四、教育性原則: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古人有孟母三遷,現代校園雕塑在育人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廈門大學芙蓉湖旁的雕塑是早年廈大創始人與師生交流的場景雕塑,把一代教育家勉勵學子刻苦學習的場面描述得惟妙惟肖。每一位路過的廈大學子,都會駐足觀看,都被老教育家的這種精神所感染。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熏陶,也是校園雕塑的使命。
五、美學原則:人們對美的追求是無法停歇的,校園雕塑的視覺沖擊力會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其探索、討論校園雕塑,從而去理解其文化內涵。這要求校園雕塑在設計時擁有奪人的創意,讓大眾能從中欣賞到美的內涵。例如南京大學《闖》這一雕塑,是在建校110周年校友會時捐贈的。雕塑以一個健美的人跨越一座裂開的門為設計的主體,寓意是讓母校的師弟師妹們敢于沖破各種條條框框,追求夢想,持續創新。這個雕塑在當時也引起了眾多反響,引得學生紛紛去討論這座雕像,也讓這座獲得雕塑在學校中奪人眼球。
推薦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
-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
- 校園雕塑的作用
-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
-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
-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
-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別
-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
-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